广西快三和值遗漏 www.ro7sx.cn 在贵州毕节举办的第三届贵州诗歌节日前落幕。诗歌节上,一场围绕“百年新诗再出发”的高峰论坛引发人们的关注。自1917年胡适于《新青年》杂志刊发的8首白话诗算起,中国新诗已逾百年。百年过去,新诗取得诸多光辉成就,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,尤其是面对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,百岁的新诗如何焕发出新的活力,书写出更多的名篇新作,成为诗人和诗评家一致思考的问题。
“百年新诗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诗歌文本与诗学理论,构成‘再出发’的诗学基??;而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的转型巨变构成了百年新诗‘再出发’的现实基础。在这些基础上再深入思考新诗发展的脉络,就成为摆在诗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诗学课题?!甭厶撤⑵鹫咧皇四吓杆?。
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看来,谈论中国新诗的发展,有三点需要注意。一是不能将新诗与中国的诗歌传统割裂开来,“新诗和我们几千年的中国诗歌传统,到底关系是怎样的,这个问题不能回避?!倍墙泄率旁谡鍪澜绲氖璺⒄垢窬掷锶タ创?,尤其近些年中外诗歌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,用世界的视野去进行“横向的诗歌学习和移植”,于当今来说意义重大。三是新诗创作要有关切社会、关切人类命运的整体眼光,“既能反映个体生命体验,又具有广泛的人类意识的作品,才能获得更普遍、更多人的理解?!?/p>
在诗人王久辛看来,思考百年新诗的未来发展,关键要紧握新诗的精神高度。新诗在追求个性解放的路上行进百年,虽有郭沫若《女神》等高峰,也要看到泥沙俱下的问题。他认为,诗人抒发心绪的同时恪守理性,立足更高的精神维度,新诗的“再出发”才能行稳致远。
新诗如何汲取中华文化的艺术滋养?诗人谢克强建议,应加强向民间歌唱学习与借鉴,从《诗经》、楚辞,到汉乐府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,都从民间歌唱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,“向民间歌唱学习,应该是中国诗歌创作的光荣传统?!?/p>
时代为新诗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诗人也应怀有更高的使命感和更严谨的创作态度。叶延滨说:“再出发的中国诗人走在新时代,应与中国伟大事业同行,与百姓同命运,写出立于世界文学之林,让全人类读懂中国精神的不朽诗篇?!?/p>
网站声明
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,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电话:010-82685629 电子邮箱:zgmzb@sina.com
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!